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8-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海气背景分析
    任广成,沈爱华
    2007 (4):  1-6. 
    摘要 ( 883 )   PDF(535KB) ( 833 )  
    利用1951—2005年中国沈阳、通化、营口、丹东气温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冬季气温的异常变化及其海气背景。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冬季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冬季异常冷暖年份,其同期与前期500 hPa高度和海温距平场分布具有明显不同;前期春季(3—5月)贝加尔湖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变化,西风漂流区海温、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及2个海区海温距平差,对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冬季气温的异常变化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前期夏季(7—9月)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对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变化具有指示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盘锦芦苇湿地空气动力学参数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何奇瑾,周广胜,周莉,王云龙
    2007 (4):  7-12. 
    摘要 ( 871 )   PDF(479KB) ( 678 )  
    应用盘锦芦苇生态系统观测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和小气候梯度系统的观测资料,估算了芦苇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芦苇湿地零平面位移d和粗糙度Z0的季节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变化规律。Z0和d均在9月达到最大,分别为0.24 m和1.85 m;12月达到最小,分别为0.03 m和0.02 m。芦苇湿地的Z0和d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叶面积指数(LAI)、株高(h)及风速的影响。d随h的增加而单调增加,Z0随着h的变化遵循二次曲线,d/h、Z0/h与LAI之间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78。研究亦表明,大气稳定度和风向也对d和Z0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兵山地区污染气象特征研究
    杨洪斌,张云海,邹旭东,杨洋
    2007 (4):  13-17. 
    摘要 ( 821 )   PDF(438KB) ( 639 )  
    利用2003—2005年法库县气象站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和2006年12月在调兵山地区进行的低空污染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调兵山地区低空污染气象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型风廓线出现频率比较均匀,而且由于下垫面相对平坦,因此风廓线指数与国标推荐值类似;文中定义N,NE,NNE和ENE四个方位的风向为对调兵山市区大气污染的不利风向,而其他方位为有利风向,按地面风统计本区不利风向的频率为20.88%,有利风向的频率为79.1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4—2005年辽宁第一对流层顶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蔡福,李辑
    2007 (4):  18-24. 
    摘要 ( 880 )   PDF(600KB) ( 615 )  
    利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及小波分析方法对1964—2005年辽宁南部(大连)和北部(沈阳)第一对流层顶温度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近42 a,对于辽宁地区第一对流层顶温度,年、夏秋季平均值均呈升高趋势,春冬季平均值呈弱下降趋势;多年平均值的年变化表现为北部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南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南部年、季的年际变化幅度均大于北部;年际变化幅度在南部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在北部夏季最大、冬季次之、春秋季差异不大;发生突变时段春夏季南部滞后于北部。在春季存在着3 a,6 a和18 a周期,其他季节周期变化南部较北部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口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日气象条件分析
    李明香,何晓东,郭兆丽,谭昕,林永茂
    2007 (4):  25-28. 
    摘要 ( 859 )   PDF(387KB) ( 643 )  
    利用近10 a营口市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资料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与一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探讨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日的地面天气形势和局地气象条件特征。结果表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日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值偏高;弱高压类、低压类和均压类天气形势均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气压梯度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2005年锦州地区大豆物候期变化及气候响应
    刘景利,杨扬,史奎桥,张丽华,周丽坤,梁涛
    2007 (4):  29-32. 
    摘要 ( 838 )   PDF(319KB) ( 528 )  
    利用1985—2005年锦州大豆物候期及同期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大豆物候期的气候响应。结果表明:大豆生长期的长短主要受积温和降水的影响,出苗期主要受积温和日照的影响。积温、降水和日照在大豆不同物候期内的作用不同,三叶期和成熟期是积温、日照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枝期主要是受积温和日照的影响,开花和结荚期主要是受累计积温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辽宁省分县指导预报评定检验系统
    黄阁,韩秀君,盛永
    2007 (4):  33-38. 
    摘要 ( 682 )   PDF(489KB) ( 553 )  
    辽宁省分县指导预报评定检验系统是根据业务工作需要,以"辽宁省气象台中短期指导预报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为评分标准,使用VB语言为工具,应用分县指导预报及每日实况等基础资料开发研制的。系统实现了54个县站24—168 h的降水、温度等指导预报产品以及实况资料的自动入库、评定功能;建立了辽宁省指导预报评分统计平台,实现了对全省中短期指导预报产品按不同的预报项目、预报时段和预报区域的评定检验功能,基本实现了指导预报评分的标准统一化、操作简单化、报表规范化及评分自动化。通过对指导产品分站、分区和分时效的预报结果检验,可找出天气预报的薄弱环节,提高指导预报的水平,为各级台站提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指导预报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指导预报准确率及各市县级台站对指导预报的有效使用及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潮州沿海大气气溶胶无机离子浓度分布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姚青,孙玫玲,张长春,穆怀斌,韩春明
    2007 (4):  39-42. 
    摘要 ( 845 )   PDF(308KB) ( 589 )  
    根据2004年广东潮州沿海地区的气溶胶浓度观测资料,分析潮州沿海大气气溶胶无机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浓度季节性差异明显,总离子浓度呈现春夏季低、秋冬季高的特征,系由当地不同季节降雨量和风向分布不同造成的;气溶胶无机成分与海水近似,表明海盐是当地气溶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Cl-与Na+不一致,表明可能存在除海盐颗粒以外的异地气溶胶长距离输送;总离子浓度随采样点高度增加而降低,随采样时海陆风变化而变化;阳离子浓度日际变化不明显,阴离子浓度易受天气条件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视气象节目三维虚拟布景的设计制作
    王鹏
    2007 (4):  43-47. 
    摘要 ( 779 )   PDF(8381KB) ( 391 )  
    概述了三维虚拟布景的基本特征及三维虚拟布景与虚拟演播室之间的比较,通过实例对电视气象节目三维虚拟布景设计方案中的气象属性、审美要求、透视关系、视点、细节和可行性等6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应用软件、建模、质感、灯光、色彩和安全范围等方面对三维虚拟布景制作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象影视虚拟演播室的性价比分析
    张延龙,曹兴锋,王建兰,庄玲玲
    2007 (4):  48-51. 
    摘要 ( 888 )   PDF(352KB) ( 653 )  
    为使气象部门选择到功能合理、高性价比的虚拟演播室系统,概述了虚拟演播室的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并对虚拟演播室的各种类型进行性价比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建议选择采用机械传感跟踪方式的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其他类型可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膜过滤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徐新阳,马铮铮
    2007 (4):  52-56. 
    摘要 ( 1008 )   PDF(515KB) ( 717 )  
    膜滤是借助一定的外加压力使液体穿过膜后分离成浓缩液和渗透液的分离技术。常用于水处理的膜滤依据过滤膜孔径、被截留物质的尺寸和施加的过滤压力不同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介绍了不同膜滤技术的渗透原理、膜的类型、过滤模型以及膜的污染与防治,概述了膜过滤在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和处理纺织印染工业废水以及中水回用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膜滤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环芳烃来源与分布及迁移规律研究概述
    2007 (4):  57-61. 
    摘要 ( 767 )   PDF(446KB) ( 950 )  
    概述了多环芳烃的来源,就近年来多环芳烃(PAHs)在大气、土壤、植被和水体沉积物中分布与迁移规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PAHs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化学融雪剂对小麦和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严霞,李法云,刘桐武,张营
    2007 (4):  62-66. 
    摘要 ( 938 )   PDF(462KB) ( 506 )  
    研究了不同化学融雪剂浓度对小麦和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融雪剂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对农作物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不同融雪剂品种对同种农作物品种发芽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不同农作物种子对同种融雪剂的反应差异也较大。在融雪剂胁迫下,小麦种子均表现出比玉米种子较强的发芽能力,且辽春9号比龙麦26号发芽能力更强。1#融雪剂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在2#融雪剂处理中,明玉2号较耐寒豫玉发芽能力强。与1#融雪剂相比,2#融雪剂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砷煤开采和利用中砷的环境影响分析
    李梅
    2007 (4):  67-71. 
    摘要 ( 813 )   PDF(379KB) ( 426 )  
    概述了我国煤的分级标准和国内外高砷煤开发利用的现状,并根据某公司拟开采的高砷煤矿为例,对高砷煤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砷煤中虽然含砷较高,但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高砷煤开发和利用过程砷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高砷煤矿是可以安全开采和使用的。但高砷煤必须作为工业用煤(电厂用煤),不允许用于民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