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10-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北京对流性天气的高空气候背景分析
    王丽荣,裴宇杰,陈明轩,王迎春,陶祖钰
    2007 (5):  1-7. 
    摘要 ( 892 )   PDF(558KB) ( 826 )  
    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分析是临近预报的基础,是做好北京2008年奥运气象服务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北京地区暖季(5—9月)发生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4种对流天气当日08时高空探测资料(2002—2005年)的压、温、湿、风等气象参数进行气候统计和分析,并与气候平均值进行比较,以揭示发生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及规律,为预报业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对流天气日所在各月高空要素均表现出比较典型的特征;500 hPa急流和对流产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急流存在时,容易产生对流性天气,且雷暴、大风、暴雨甚至冰雹同时发生的概率增大;对流性天气过程与风向垂直切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4种对流日500 hPa以下出现顺转平均发生率为84.2%。风向较强的逆转常常发生混合性对流天气,且逆转高度越高、对流越强。整层顺转容易发生多站暴雨,但雷暴发生较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温与中国黔东南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姚源山,白慧,王洪斌,韦波
    2007 (5):  8-12. 
    摘要 ( 801 )   PDF(325KB) ( 527 )  
    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60—2006年黔东南各季降水与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SST与不同季节降水的相关时间、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印度洋B区和NINO W区SST对中国黔东南地区降水影响显著的月份较多,中、东太平洋SST与秋、冬季降水影响显著。春、冬季降水与印度洋B区和NINO W区SST相关最为显著;夏季降水与黑潮A区SST相关最为显著;秋季降水与中、东太平洋的NINO 3.4区和NINO综合区SST相关最显著。ENSO暖事件与发生年冬季和结束年秋、冬季以及结束年的翌年春、夏季降水关系较为密切,ENSO冷事件与发生年的冬季和结束年的秋季降水关系较为密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时间序列气温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精度的比较研究
    关宏强,蔡福,王阳,米娜,刘江
    2007 (5):  13-16. 
    摘要 ( 858 )   PDF(369KB) ( 795 )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的全国1956年和1998年1月和7月平均气温数据,对综合法与ANUSPLIN软件插值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具有30 a的月平均气温栅格数据库作为背景的前提下,采用综合法对短时间序列平均气温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其方法简单、方便,误差相对较小,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陈传雷,蒋大凯,陈艳秋,袁子鹏,孙欣,韩江文,卢娟,才奎志,何宝财
    2007 (5):  17-25. 
    摘要 ( 930 )   PDF(858KB) ( 655 )  
    通过对2007年3月3—5日辽宁历史罕见特大暴雪过程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探讨了同期的天气形势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场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500 hPa阶梯槽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来自2个源地的充沛水汽在有利环流背景下汇合并被抬升是产生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强降雪出现在850 hPa涡度和200 hPa散度大值区内。温度平流的强弱及冷暖过渡带位置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降水的强度及落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ECMWF模式副热带高压指数释用产品的应用
    王瀛,王茜,陈宇,吴曼丽
    2007 (5):  26-31. 
    摘要 ( 841 )   PDF(425KB) ( 480 )  
    应用2006年6—8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资料,从计算出的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强度指数和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及北界位置分析入手,对副热带高压的特征预报进行统计学检验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的计算产品对于副热带高压的预报在96 h内误差较小,120—168 h误差较大,副热带高压的预报总体上呈现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西脊点偏西和脊线及北界偏北的误差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1961—2000年辽宁夏季高温气候变化特征
    曹士民,江和文,杨文艳,王昊
    2007 (5):  32-37. 
    摘要 ( 831 )   PDF(453KB) ( 692 )  
    根据1961—2000年辽宁22个代表站夏季高温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和天气学方法,分析了辽宁夏季高温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夏季高温出现地域特征明显,年际变化较大,具有12-15 a周期变化。利用NCEP资料得出,夏季高温日数出现异常多、少年的同期500 hPa环流形势具有明显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抚顺市区酸雨分布特征研究
    王妍,曹炳志,金永民
    2007 (5):  38-41. 
    摘要 ( 818 )   PDF(296KB) ( 561 )  
    降水酸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降水和大气的污染程度。以煤烟型城市抚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抚顺市区降水污染的现状及降水pH值的频率、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以此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抚顺的酸雨主要出现在10月和12月,降水污染主要受局地影响。降水月平均pH值与同期降水量有关,酸雨频率的季节分布与空气中的SO2和NOX浓度的季节分布状况相一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气雷达水平仪检测数据误差订正与数学处理方法初探
    张维全,李洋,李闻生,李帅彬,白静
    2007 (5):  42-45. 
    摘要 ( 903 )   PDF(4497KB) ( 682 )  
    天气雷达天线座水平度的检测主要使用2种气泡式水平仪来获取数据。由于水平仪在天线座上的实际检测工作环境与水平仪原来的标准检定环境差别较大,所以直接获取的检测数据含有明显的误差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天线座水平度的准确检测。针对在水平仪检测数据订正与数学处理方法方面出现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对这2种气泡水平仪系统读数误差的确定方法和检测数据的数学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对读数误差的确切分离与对检测数据进行恰当的数学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天气雷达天线座水平度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环保设备集成与系统优化研究初探
    李宇斌
    2007 (5):  46-48. 
    摘要 ( 700 )   PDF(328KB) ( 535 )  
    概述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概况。研究表明:环保设备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标准化、系列化和成套化的途径,促进环保设备的系统集成与优化,可达到实现在污染物控制与削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投入和运行费用、节约占地、实现自动化等目标,进而全面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环保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研究是环保设备集成与系统优化的技术基础。通过设备型号和处理能力的标准化、系列化可实现核心部件制造专业化、模块化,有利于设备制造的流水作业。通过不同型号单元设备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的组合,发挥不同设备、方法的优势,并通过多方案比较,选出最佳优化方案,实现废物处理系统优化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喀左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马成芝,孙立德,穆春华
    2007 (5):  49-52. 
    摘要 ( 921 )   PDF(350KB) ( 562 )  
    根据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喀左日光温室大棚内气温连续监测的气象资料,对棚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空总云量、日照时数、3级以上的风力和降雪是影响棚内气温日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时数是影响棚内气温月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依据分析结果,在实际中可用于日光温室大棚气温预报,为棚户生产提供实用的气象信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省级气象部门公文和Notes邮件在OA中的传输与实现
    杨梅,黄光瑞
    2007 (5):  53-56. 
    摘要 ( 852 )  
    介绍了海南省气象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系统架构、运行环境及主要功能,并概述了系统所包含的公文系统、收文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运用不同的公文模版实现了文、函等类型公文的拟稿、核稿、签发、审核、审批、盖章、文印、封发的流程管理、公文流转等多项功能,以及通过OA系统访问Notes邮件和个人E-mail邮件的功能,分析了实现相关功能所需的设计技术和实现方法,即运用工作流技术、职务岗位建模、权限控制、用户群组设计、公文痕迹保留等技术实现省级气象部门公文和Notes邮件在OA中的传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燃煤电厂脱硫工艺及工艺选择要素探讨
    常艳君
    2007 (5):  57-61. 
    摘要 ( 754 )   PDF(454KB) ( 555 )  
    针对我国燃煤电厂SO2排放及污染现状和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普遍采用的几种典型脱硫工艺的比较,对脱硫工艺及其工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根据脱硫工艺的选择要素,从应用条件、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燃煤电厂脱硫工艺的技术路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雨季和多雨季标准的划分研究
    孙欣,陈传雷,卢娟,
    2007 (5):  62-66. 
    摘要 ( 974 )   PDF(506KB) ( 527 )  
    遵循针对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1951—2005年降水量和副热带高压脊线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降水量作为雨季划分标准,以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作为多雨季划分标准,可得出辽宁各地雨季、多雨季常年起止时间,历年最早、最晚起止时间,从而使雨季、多雨季得以定时、定量预报,进而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气象依据。同时得出,辽宁平均雨季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0.8%,95%的区域性暴雨(暴雨站数大于等于3)出现在雨季时段内,雨季日数与雨季期间暴雨次数相关系数为0.97,与雨季期间总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98;较强降水过程、重大洪涝灾害集中在多雨季,多雨季时段内辽宁大范围区域性暴雨(暴雨站数大于等于10)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70%。多雨季日数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范围区域性暴雨的次数,同时决定了多雨季期间的总降水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悬浮生物填料床—絮凝工艺处理亚硫酸盐制浆中段水研究
    张文浩,尚宏志,刘希文
    2007 (5):  67-71. 
    摘要 ( 790 )   PDF(445KB) ( 581 )  
    针对亚硫酸盐制浆造纸废液中段水可生化降解CODB与不可生化降解CODNB各半的水质特点,采用二级好氧悬浮生物填料浮动床处理及物化絮凝处理的工艺试验,取得了有关试验数据;并根据COD容积负荷与出水残留COD的关系,探讨了利用酶反应动力学曲线预测试验稳定运行状态下出水CODB值。结果表明:利用生化—絮凝两处理技术的优势互补,可使最终排水COD与BOD同时达到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