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中小区域短临泥石流滚动预报系统的研制
    张京红,韦方强,邓波,曾文芹,顾林康
    2007 (1):  1-5. 
    摘要 ( 736 )   PDF(1865KB) ( 578 )  
    将GIS技术与中小区域泥石流短临预报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中小区域短临泥石流滚动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凉山州泥石流无缝隙的滚动预报,预报间隔为1 h,预报时效为3 h。模拟预报结果表明:系统可应用于预报业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岩溶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王玲,刘海隆
    2007 (1):  6-11. 
    摘要 ( 914 )   PDF(535KB) ( 743 )  
    岩溶生态系统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与盖度成为岩溶环境中最重要、最敏感的自然要素。介绍了以重庆岩溶地区为对象,利用气象和NDVI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多年平均水平上,气候对重庆岩溶植被生态系统起着比降水大的作用;在植被生长的年际变化方面,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生长起着大致相反的趋势。(2)年际变化方面,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生态系统的生长起着大致相反的作用。一般来说,气温与NDVI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3)植被指数的动态变化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大,近20 a来,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可为岩溶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丹东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李慧琳,宫焕盛,韩卫东
    2007 (1):  12-16. 
    摘要 ( 787 )   PDF(398KB) ( 636 )  
    利用1974—2003年凤城、宽甸地区地质灾害实地调查资料和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丹东北部山区地质构造特点及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讨论了强降雨尤其是暴雨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取了相关因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丹东地区地质灾害预报方程和丹东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2004年汛期的初步试用,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雷灾易损性及其区划的实证分析
    严春银,吴高学,朱建章
    2007 (1):  17-21. 
    摘要 ( 872 )   PDF(1795KB) ( 682 )  
    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雷电灾害情况,根据江西省雷电灾害资料和年平均雷暴日统计资料,选取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指标、生命易损指标作为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江西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了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和区划的模式,为区域防御和减低雷电损失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值产品的乡镇天气预报方法研究与应用
    张继赢,费杰,邢宇航,汪丽新
    2007 (1):  22-26. 
    摘要 ( 764 )   PDF(444KB) ( 803 )  
    通过对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对比分析,应用MM5和T213数值模式产品,对乡镇天气预报的降水和温度预报进行研究。将2005年8—10月模式预报结果分别进行效果检验和分析,得到主客观预报订正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由此形成基于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的乡镇天气预报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50年阜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张丹梅
    2007 (1):  27-29. 
    摘要 ( 1087 )   PDF(281KB) ( 607 )  
    根据1951—2000年阜新地区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近50 a阜新地区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近50 a阜新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24℃/10 a,近30 a增温尤其明显。不同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仅冬季平均气温有差异。根据近50 a冷暖波动情况,可将阜新地区划分成2个冷期和2个暖期。近50 a阜新地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递减率为8.009 mm/10 a,但是近30 a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各季节中夏、秋、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近50 a阜新地区降水变化可分为3个多雨期和3个少雨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初步研究
    赵先丽,周广胜,周莉,吕国红,贾庆宇,谢艳兵
    2007 (1):  30-33. 
    摘要 ( 937 )   PDF(377KB) ( 542 )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不同层次上的比率变化。结果表明:在0—10,10—20 cm和20—30 cm的3个层次上及微生物总数中土壤的细菌所占比率最大,而且在3个层次上的比率自上至下逐渐增大;其次是放线菌,且在3个层次上的比率逐渐减少;最少的是真菌,在3个层次上相差不大接近为零,在整个微生物中所占比率为最少的。这是由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偏盐碱性,有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繁殖,抑制了真菌的繁殖;而且季节性积水导致通气状况不良也抑制了真菌的生存。在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垂直梯度的比率中,细菌垂直梯度变化比较明显,基本上是下面2个层次所占比率比表层大一些;放线菌垂直梯度变化明显,一般表层比率最大,下面2层比率较小;真菌垂直梯度上所占的比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为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功补偿技术在区域气象中心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仉安娜,唐远明,闫国祥,张玉锦,张诗甫,刘其海
    2007 (1):  34-38. 
    摘要 ( 889 )   PDF(507KB) ( 476 )  
    介绍了供电保障系统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及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在应用设计中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地点及智能式复合开关无功补偿成套装置的性能、结构及特点,并从减少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增加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利用率、改善电压质量、获得力率电费奖励4个方面分析了无功补偿的经济价值。应用表明: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节约资金20多万元,达到了预期改造的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资源的法律概念及其属性探讨
    杨惜春
    2007 (1):  39-44. 
    摘要 ( 799 )   PDF(730KB) ( 587 )  
    运用价值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气候资源法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属性问题,旨在为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研究提供基础法律理论支撑。结果表明:气候资源是气候要素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典型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法律关系客体;它具备自身鲜明的特性,有必要对之提出专门的立法保护。气候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属于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范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分析
    徐少立
    2007 (1):  45-50. 
    摘要 ( 792 )   PDF(16795KB) ( 417 )  
    介绍了在RS与GIS支持下,以Landsat TM和ETM及SPOT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多源与多时相数据、遥感数据与生态环境基础图件相结合和内业处理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应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和遥感影像处理及DOM制作方法,得出近15 a辽宁土地面积变化及趋势。结果表明:近年辽宁耕地、水域和工矿等用地面积逐年上升;湿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逐年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烟花爆竹场所雷电防护及检测技术探讨

    李辉,张艳,王云林,马宝林
    2007 (1):  51-55. 
    摘要 ( 826 )   PDF(467KB) ( 678 )  
    针对烟花爆竹场所,介绍了建筑物防雷类别划分、雷电防护技术与设计要求,概述了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要点,并就烟花爆竹场所的雷电防护与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时气象资料归档与检索系统
    王恕,戴萍,刘晓梅,方晓,李晶
    2007 (1):  56-59. 
    摘要 ( 771 )   PDF(343KB) ( 541 )  
    实时气象资料归档与检索系统是沈阳中心气象台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研制开发的气象资料应用管理系统。系统以磁盘阵列和DVD光盘为主要存储介质,利用自动分类、光盘刻录的自动控制和多样化的检索技术,实现了气象资料的自动存储与管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自动控制光盘刻录技术,为其他资料存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辽宁省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研究展望
    杨小南,李宇斌
    2007 (1):  60-63. 
    摘要 ( 882 )   PDF(398KB) ( 847 )  
    概述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严重危害,分析了辽宁省大气污染特征及居民健康水平的变化趋势,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辽宁省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辽宁发展燕麦生产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李春,齐华,江和文,金路路,白向历,张耀兰,张振平吴伟光
    2007 (1):  64-67. 
    摘要 ( 883 )   PDF(363KB) ( 646 )  
    根据1960—2000年河北省张北县和辽宁省的气象资料,计算并比较了两地的气候资源条件,参考燕麦的生物学特性,认为辽宁地区的气候条件完全可以满足燕麦的种植。在此基础上,选取了积温、降水等6个农业生长气候指标,利用谱系聚类分析法,对辽宁21个气象站点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结合地理与经济等因素,对其燕麦生产进行了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辽宁的大部分地区适宜燕麦的栽培生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象业务网络故障实例分析与排除
    孙艳云,刘文奇,宋长青,卢秉红
    2007 (1):  68-71. 
    摘要 ( 749 )   PDF(359KB) ( 762 )  
    介绍了网络故障诊断分析的一般方法,以典型气象业务网络故障实例为基础,分析了气象业务网络一般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过程。结果表明:由路由器、交换机和病毒引发的网络中断是排除网络故障的主要诊断对象。对网络整体结构的掌握,是处理网络故障的前提;诊断命令是查找网络故障的工具;按照网络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处理网络故障,可以加快排除故障速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