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6-12-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东北冷涡诱发的一次连续强风暴环境条件分析
    陈力强,张立祥,杨森
    2006 (6):  1-5. 
    摘要 ( 842 )   PDF(4816KB) ( 856 )  
    从深对流发展必须满足的对流层低层有足够强的湿层、层结不稳定和足够强的触发机制出发,对2002年7月11~15日由东北冷涡诱发的一次连续强风暴生成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暖湿条件是冷涡强对流预报的关键,强大的冷涡由于冷性层结深厚难以诱发强的对流性天气,而其分裂的次涡度中心或弱的冷性低涡配合低层暖湿气流常常产生突发性强对流性天气;强的风垂直切变引发的斜压不稳定和垂直运动是强对流触发和维持的重要条件,风暴发生前边界层到500 hPa风向随高度顺转超过90°,随着对流性天气的发展,850 hPa以上风垂直切变逐渐减小,而850 hPa以下可能受低层冷丘产生中高压的影响,切变有增大的趋势;冷涡诱发的强对流性天气常常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但在实际预报业务中需要配合散度场来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叶堤,蒋昌潭,王飞
    2006 (6):  6-10. 
    摘要 ( 950 )   PDF(403KB) ( 660 )  
    为研究重庆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对2000~2005年的重庆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能见度以差和较差为主,能见度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特征明显,且近年来日平均能见度有所下降。能见度与同期的地面气象条件、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中,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各季能见度均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地面风速呈正相关;在污染物因子中,PM10是能见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且不同季节PM10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以冬、夏季影响较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辽宁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释用
    周德平,陈力强,李辑
    2006 (6):  11-17. 
    摘要 ( 807 )   PDF(13320KB) ( 396 )  
    基于1961~2000年辽宁53个测站40 a逐年的月气温距平和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根据EOF(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的空间特征向量分布特征,将前3个主要特征向量时间系数作为预报量,将500 hPa高度场的高度距平、地转涡度作为预报因子,利用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套定点、定量预测辽宁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01~2005年辽宁53个测站的月气温距平和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逐月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气温和降水量的趋势预报的评分均比较好,有87%以上的月气温距平预测结果的评分超过66.0分,各月的平均Ps评分均高于66.0分,年平均为75.5分或以上,总平均为83.1分;有70%的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结果的Ps评分超过60.0分,各月的平均Ps评分都高于53.0分,年平均为58.0分以上,总平均为66.5分。但对异常气候的预测效果不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高速公路路面摩擦气象指数预报方法
    谢静芳,吕得宝,王宝书
    2006 (6):  18-21. 
    摘要 ( 843 )   PDF(384KB) ( 560 )  
    根据目前不同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路面摩擦系数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吉林省高速公路路面摩擦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气变化是使高速公路路面摩擦系数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改变的最主要因素。定义了与气象条件有关的路面摩擦气象指数,根据其对车辆安全行驶的影响,制定了吉林省高速公路路面摩擦气象指数的等级划分标准,研究探讨了根据天气条件预报高速公路路面摩擦气象指数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沈阳桃仙机场春季冷锋型雷暴与冷锋型大风合成对比分析
    王天奎
    2006 (6):  22-28. 
    摘要 ( 859 )   PDF(652KB) ( 682 )  
    以1996~2005年逐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春季雷暴的天气演变过程相似资料为依据,采用合成方法,选取4个典型冷锋雷暴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前部的暖平流、大范围正涡度区和正涡度平流导致了我国沈阳地区不稳定层结的建立和加强;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为雷暴天气的发生和加强创造了动力抬升条件;高空具有高湿位势涡度值的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扰动上,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加强和降水发生。与相似形势下只产生春季大风而未产生雷暴的4次大风个例天气过程的合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冷锋的伸展方向及沈阳上空深厚的辐散层和低空湿位势涡度的不同分布可能是产生雷暴和大风不同天气现象的主要成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0509号台风暴雨过程分析与暴雨灾害评估
    盛永,陈艳秋,廖国进,黄阁
    2006 (6):  29-33. 
    摘要 ( 876 )   PDF(7988KB) ( 464 )  
    针对2005年8月8~10日辽宁区域性台风暴雨过程,以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台风、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结果,较好的水汽条件是产生台风暴雨的重要条件之一,低空急流是水汽输送的通道,也是台风暴雨的明显特征之一;结合单站气压连续变化以及云系变化判断“麦莎”登陆时间地点;应用基于概率分析的暴雨事件快速评估模型对暴雨灾害进行评估,评估表明暴雨过程为三级暴雨灾害,属中度级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北京夏季O3污染的O3前体物浓度及天气条件分析
    刘玉彻,徐敬,王淑凤,孟昭阳
    2006 (6):  34-37. 
    摘要 ( 972 )   PDF(397KB) ( 546 )  
    根据2003年北京夏季近地面大气光化学污染物观测资料,对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代表站)O3超标日浓度、O3前体物浓度、不同天气条件下O3浓度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京夏季NO2,NO,CO的浓度特征与日本神奈川县相似,白天(16:00以前)如果NO2/NO超过29,则容易出现O3超标;VOC浓度的高低影响O3浓度;当处于暖湿气流控制,地面为小风或静风、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多云天气时,易出现O3超标情况。这些污染物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北京大气光化学污染的研究和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7~2000年沈阳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张凯,娄德君,潘静,王冀,苗传海
    2006 (6):  38-42. 
    摘要 ( 906 )   PDF(7294KB) ( 557 )  

    利用1957~2000年沈阳地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近44a来沈阳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总体特征及趋势,并利用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探讨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 a来沈阳地区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有较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时间出现在1981~1982年;降水呈波动下降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均呈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相色谱法测定城市自来水中的苯并(a)芘
    曲仪
    2006 (6):  43-45. 
    摘要 ( 750 )   PDF(244KB) ( 465 )  
    针对目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苯并(a)芘(简称Bap),采用的是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中的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其准确度、精密度很难令人满意,提出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定量检测城市自来水中的Bap。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具有优异的重现性,线性范围为4.0~30.0 ng/L,线性系数为0.9999。日内(5 h)、日间(5 d)精密度均小于4.0%(n=5),Bap的回收率为89.0%~93.4%。由于Bap见光极容易分解,影响测定结果,因此采样后应尽快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2005年气象灾害对辽宁农业生产影响评估
    张淑杰,张玉书,李广霞,武晋雯,冯锐,陈鹏狮
    2006 (6):  46-49. 
    摘要 ( 825 )   PDF(401KB) ( 570 )  
    利用2005年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对2005年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同时评估了2005年气象灾害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年辽宁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整体灾害损失程度较2004年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全省粮食平均单产比2004年减产了5%,其中玉米单产比2004年减产12%,水稻减产1%。由于年初预报准确,且采取了有利的措施,因此,2005年粮食平均单产仍然比历年(1991~2004年)增产了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象部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浅析
    李颖君
    2006 (6):  50-52. 
    摘要 ( 779 )   PDF(276KB) ( 559 )  
    针对当前气象部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各级气象部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有效措施,提出了转变重资金争取、轻资金管理的观念,树立计划在前、预算先行的理财新观念,同时就加强项目库建设、将预算与执行高度统一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我国北方地区的污染天气分型
    邹旭东,李岱松,杨洪斌
    2006 (6):  53-55. 
    摘要 ( 795 )   PDF(313KB) ( 657 )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北方各地区污染天气分型,将污染天气划分为沙尘天气和空气质量天气。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产生沙尘暴的天气系统主要为蒙古气旋,其次为偏南风干冷锋天气系统,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过高多出现在地面高压系统的控制下;提出了天气分型研究重点是应用天气分型结论形成自动业务化的天气预测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冻融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谯兴国,李法云,王效举,马溪平
    2006 (6):  56-60. 
    摘要 ( 651 )   PDF(593KB) ( 435 )  
    结合近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关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的进展,阐述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原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目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冻融作用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修复技术在中国东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炉炼钢烟气特点及捕集净化措施
    高海林
    2006 (6):  61-61. 
    摘要 ( 785 )   PDF(322KB) ( 392 )  
    通过介绍电炉烟气的特点并对目前国内外所采取的各种电炉烟气捕集净化措施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电炉烟气捕集形式,并就电炉烟气的净化提出了解决二英等污染物的治理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建设研究
    王建华,张涛,杨雨春,张菁,崔劲松
    2006 (6):  65-68. 
    摘要 ( 756 )   PDF(341KB) ( 541 )  
    介绍了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由4个雷电探测站、1个数据处理中心站、若干显示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通过系统可实时获得雷击的时间、位置、强度、极性、雷电流等雷电参数。针对系统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指出了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网络布局、监测网络信息传输与各种终端接入方式等,并就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硫酸制浆废液CODB与BOD5的相关性研究
    张文浩,尚宏志,刘希文
    2006 (6):  69-71. 
    摘要 ( 787 )   PDF(279KB) ( 493 )  
    根据对稀释配制的亚硫酸制浆废液(中段水)进行曝气,测定不同时间CODcr的值,通过数据图解处理法得到可生化化学耗氧量(CODB)。经与同批样品实测BOD5值进行换算,对其平均值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误差结果为9.26%,即由作图法测定的CODB值与BOD5测试法的值非常接近,对亚硫酸制浆废液的生化处理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