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10-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近50年东北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吉奇,宋冀凤,刘辉
    2006 (5):  1-5. 
    摘要 ( 982 )   PDF(452KB) ( 937 )  
    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利用1951~2000年东北地区11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50 a温度、降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有15 a的周期变化,15 a周期变化中还有2~4 a短波动;降水分为多、少、多3个阶段;年平均气温以0.6℃/10 a的速率上升,春季气温上升最高,冬季次之;降水变化以0.27 mm/a的速率递减,其中春季降水略有增加,夏、秋季降水均为减少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9年与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异常原因初探
    王作东,杨青,宫焕盛,孙莹,卢秉红
    2006 (5):  6-9. 
    摘要 ( 842 )   PDF(3850KB) ( 490 )  
    分析了1999年与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特点和同期大气环流主要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夏季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这一特征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紧密相关,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异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许是缘于气候年代际变化。2003年夏季中高纬环流形势呈两槽两脊的配置,与近十几年气候态分布刚好相反,因而从气候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来看,2003年为预示年代际气候转型的征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沈阳极端天气事件气候背景分析
    卢娟,唐亚平,孙丽,李岚,孙龙彧
    2006 (5):  10-13. 
    摘要 ( 896 )   PDF(367KB) ( 575 )  
    利用1951~2005年沈阳7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最高气温、降水量、风和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分别以旬为单位统计了高温、暴雨、大风、大雾和雷暴等对体育竞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分布特点,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沈阳分赛场的足球小组赛提供气候背景服务信息。结果表明:7月下旬至9月上旬,沈阳易出现高温、暴雨、大风和雷暴等不利天气,对举办足球比赛等赛事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相对而言,8月中旬至9月上旬期间,这些不利天气发生的概率较小,对举办足球比赛等赛事较为有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胡成,潘美霞
    2006 (5):  14-18. 
    摘要 ( 785 )   PDF(395KB) ( 506 )  
    针对污染地表水环境的城市径流污染源,利用SCS降雨径流模拟建立了城市径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系数与年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性显著;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对典型示范区城市排污口实施降雨过程监测,获得了有代表性的城市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从而估算出辽宁省城市径流污染负荷总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及二氧化硫总量平衡分配研究
    周昊,李元宜
    2006 (5):  19-23. 
    摘要 ( 809 )   PDF(400KB) ( 575 )  
    利用CALPUFF中尺度模型模拟计算出来的影响矩阵建立容量模型,使用专业的数学计算软件Lindo对容量模型进行计算,在综合考虑中部城市群区域的客观情况下,得到基于环境容量的辽宁中部城市群SO2排放总量平衡分配方案,为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辽宁省热带气旋模式预报业务系统
    杨阳,陈力强,周晓珊,杨森
    2006 (5):  24-27. 
    摘要 ( 867 )   PDF(4303KB) ( 603 )  
    介绍了在MM5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辽宁省热带气旋模式预报业务系统及2005年的预报情况。系统以T213L31产品为背景场和侧边界,初始场中同化了常规探空报、地面报及一些卫星反演资料,模式的初值中还嵌入人造热带气旋进行模式运算。系统每日自动运行2次;模式输出结果经后处理后,编写到通用绘图软件GrADs中,以图形显示,并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局域网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网页上显示。2005年汛期热带气旋预报表明,系统对热带气旋的路径和暴雨的预报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辽宁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陈传雷,陈艳秋,孙欣
    2006 (5):  28-31. 
    摘要 ( 871 )   PDF(11726KB) ( 739 )  
    选取2004年8月27~29日发生在辽宁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个例,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并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确立了辽宁区域性暴雨模式,并揭示了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基本径向速度等产品在短时强对流性天气预报中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次突发性中尺度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高松影,李慧琳,孙连强
    2006 (5):  32-35. 
    摘要 ( 802 )   PDF(351KB) ( 762 )  
    对2004年12月丹东地区一次突发性中尺度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除天气尺度的冷锋外,其直接影响系统是中尺度海岸锋,它在有利的天气尺度环境下发展加强并向内陆移动,其上的中尺度环流形成的低云与冷锋云系的叠加是产生暴雪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降水云系与降水量分析
    杨旭,周德平,苏景宝
    2006 (5):  36-39. 
    摘要 ( 856 )   PDF(309KB) ( 548 )  
    统计分析了1980~1999年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内5~10月各类降水云系产生不同强度降水的降水次数和降水量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时长与其相对应的降水次数呈反比关系,降水时长越长,其相应的降水次数越少;而降水时长与其降水量的分布则呈不规则的波动;降水时长为2~8 h的降水量对总雨量的贡献为66%,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最佳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伍豪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林鹏
    2006 (5):  40-42. 
    摘要 ( 892 )   PDF(5450KB) ( 527 )  
    利用伍豪非线性编辑系统并根据气象部门需求,结合大连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特点,介绍了伍豪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系统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的优缺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氯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辛晓牧
    2006 (5):  43-45. 
    摘要 ( 1053 )   PDF(1708KB) ( 1093 )  
    从液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出发,对液氯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E.C模式对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昌图风力发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付喆
    2006 (5):  46-49. 
    摘要 ( 758 )   PDF(318KB) ( 620 )  
    通过对昌图风力发电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得出风电类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噪声、阴影和生态等方面,并探讨了对各方面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能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探讨
    靳君
    2006 (5):  50-52. 
    摘要 ( 831 )   PDF(296KB) ( 486 )  
    在分析辽宁能源状况和水资源量与分布状况及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矛盾,针对辽宁的能源利用率低、水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区域环境污染集中等问题,结合辽宁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浅析
    陆桂荣,伍湘渭,滕丽峰,左迎芝
    2006 (5):  53-55. 
    摘要 ( 820 )   PDF(341KB) ( 550 )  
    利用2000~2005年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的统计资料,对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逐年呈梯状增长,但增幅不稳。各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防雷技术服务和“12121”气象信息服务收入逐年增长,气象影视广告和庆典服务收入逐年下降,在发展上潜在危机。针对当前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措施与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浅析塑料废物的处理与再利用
    宋旭东
    2006 (5):  56-58. 
    摘要 ( 784 )   PDF(290KB) ( 479 )  
    从我国塑料废物的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塑料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并提出了塑料废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肉类屠宰加工行业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及污染防治对策
    陈金宇
    2006 (5):  59-61. 
    摘要 ( 1059 )   PDF(250KB) ( 691 )  
    肉类屠宰加工行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废水、废气、废渣产生,对周围环境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会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其污染物产生的特点,分析了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基于概率分析的暴雨事件快速评估模型
    陈艳秋,袁子鹏,盛永,戴廷仁
    2006 (5):  62-65. 
    摘要 ( 771 )   PDF(350KB) ( 617 )  
    通过对区域性暴雨事件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利用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和覆盖范围3个指标,建立了基于距离函数的暴雨事件快速评估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正态化转化和正态性检验,并利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确立了各指标数年一遇的等级标准。采用定义域平移的办法,对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了调整。另外,应用此模型对2005年汛期3次区域性暴雨灾害进行了评估应用,结果表明,决策服务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阳地区玉米螟发生条件分析与预报模式
    白山,侯少众
    2006 (5):  66-68. 
    摘要 ( 941 )   PDF(214KB) ( 658 )  
    利用1994~2004年辽阳市植物保护站提供的玉米螟田间调查资料与辽阳市气象台同期气象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找出了影响玉米螟发生的3个主要因子,并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辽阳地区1月平均气温、上年5月的虫卵量、上年10月幼虫量与当年虫害发生轻重关系十分密切;控制10月幼虫量,是防治下年度玉米螟虫害大面积发生的主要环节;虫害发生的轻重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省生态功能分区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
    万忠成,王治江,王延松,陈大光,李璇
    2006 (5):  69-71. 
    摘要 ( 271 )   PDF(749KB) ( 547 )  
    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及展, 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 对辽宁省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 共划分出4个生态区、15个生态亚区、47个生态功能区, 并提出了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