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导航切换
气象与环境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29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Select
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在东北地区的应用研究
李辑,王小桃,李菲,安昕
2010 (
3
): 1-6.
摘要
(
718
)
PDF
(1253KB) (
667
)
引进国家气候中心业务化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通过操作系统调试、模拟区域确定、模式分辨率调整等本地化工作,初步建立了针对东北地区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并应用该模式以夏季为例,对东北地区的气候进行了15 a(1991—2005年)时间长度的数值积分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对环流的特征和东北地区地面气温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对气温模拟存在系统性的暖偏差,对降水模拟能力较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北京地区三级以上污染日的气象影响因子初步分析
李德平,程兴宏,于永涛,曹海维,李栋,许仕清
2010 (
3
): 7-13.
摘要
(
833
)
PDF
(1217KB) (
947
)
依据2001—2007年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SO
2
、NO
2
和PM
10
日平均空气质量等级大于或等于三级以上的污染日作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污染日3种污染物指数与同期南郊观象台(近郊区)的地面和探空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Hysplit-4后向轨迹分析方法,对出现四级以上污染的重污染日污染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风向是造成上述3种污染物出现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污染日存在两重或多重逆温层,而且逆温层较低较厚,垂直对流和水平扩散作用较弱,湿沉降作用较小,因此污染物不易扩散和输送,堆积在近地面,造成重污染。北京西南、东南部地区以及沙尘暴过程内蒙古、河北北部是造成重污染天气的主要输送源地。研究结果可为北京重污染过程的预警预测及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天山北坡一次致灾冰雹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赵俊荣
2010 (
3
): 14-18.
摘要
(
841
)
PDF
(3217KB) (
724
)
利用石河子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3日下午发生在石河子垦区南部山脉与平原交界区151团的冰雹等强对流风暴的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强对流风暴具有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强风暴前进方向的右侧出现钩状回波,西北侧呈现出“V”字型缺口;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弱回波区左侧的回波墙,最大回波强度超过65 dBz,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超过70 kg/m
2
;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中气旋。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30°,属于右移风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的研究
李菲,李辑,管兆勇
2010 (
3
): 19-26.
摘要
(
790
)
PDF
(2138KB) (
928
)
利用1951—2008年东北地区夏季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近58 a来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夏季气温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增暖的趋势。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分析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由冷位相转为暖位相后,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与同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相关减弱、与黑潮区海温相关增强,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与前期各季太平洋海温相关分布差异很大,海温关键区及相关强度都有所改变,这种相关关系的转变可能是造成近几年来利用太平洋海温预测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辽宁省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陈传雷,吴晓峰,孙晓巍,王颖,王太微,魏晓琳
2010 (
3
): 27-33.
摘要
(
857
)
PDF
(1282KB) (
984
)
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其多发期; 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 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其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 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 mm/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2009年6月皖南梅雨暴雨诊断分析和水汽后向轨迹模拟
苏继峰,周韬,朱彬,刘姝媛
2010 (
3
): 34-38.
摘要
(
852
)
PDF
(2028KB) (
858
)
利用常规天气图实况资料和NCEP每6 h 1次、2.5°×2.5°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GBL资料,对2009年6月28—30日安徽南部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同时使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水汽来源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同时存在而导致的上升运动是此次暴雨的动力条件;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充足的水汽来源是暴雨产生的前提条件;同时低空辐合产生切变诱发的不稳定能量释放,促使了大暴雨过程的产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秦皇岛市两次极端最低气温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燕成玉,闵锦忠,崔粉娥,张宝贵
2010 (
3
): 39-43.
摘要
(
855
)
PDF
(1043KB) (
496
)
利用MICAPS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秦皇岛市2001年1月15日和2010年1月6日两次最低气温极值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温度方程的平流项、垂直项与非绝热项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环流形势基本相似,均自西北路径直接影响华北,冷平流由水平方向移动并在垂直方向下传;通过对局地温度变化中各项因子的定量估算,发现当空气干燥且从低到高空都是下沉气流时,下沉增温的影响不容忽视;2010年1月6日出现的最低气温极值主要是非绝热因子影响。2010年1月3-4日秦皇岛降暴雪,积雪深度在10 cm以上,2010年1月6日非绝热项为- 0.907°C
&#
8226;h
-1
,2001年1月15日非绝热项为-0.301°C
&#
8226;h
-1
,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对局地气温的影响可为最低气温预报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ArcObjects的气象等值线自动生成技术及应用
刘德义,钱建平,吴晓明,黎贞发,李明
2010 (
3
): 44-47.
摘要
(
760
)
PDF
(844KB) (
842
)
等值线分析是气象数据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该功能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气象要素的总体特征与变化规律。按照插值、网格化和等值线追踪的思路,利用ESRI提供的ArcObjects组件实现等值线生成的功能;借助ATL技术将等值线生成功能封装成COM组件。本文以天津市200多个自动气象站的气象数据为例,对组件功能进行测试。实践证明,客户端程序可以成功调用该组件,并生成符合要求的等值线。该组件不受客户端程序语言和版本的限制,可适合基于WebGIS的气象相关系统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地面自动站气压的台站极值检查方法研究
鞠晓慧,曹丽娟,朱建华
2010 (
3
): 48-52.
摘要
(
726
)
PDF
(615KB) (
810
)
根据压高公式,利用2000多个国家级台站海拔高度和本站气压观测资料,得到了自动站本站气压的台站极值检查方法,称为“台站海拔高度统计法”。首先由观测资料得到台站海拔高度和本站气压的指数经验公式,此经验公式可以计算出本站气压的估计值;然后由经验公式,选 ,可以估算出0.01信度下本站气压的取值范围,其中剩余均方差的估算方法类同本站气压的估计方法。使用台站海拔高度统计法依次对国家基准站、国家级台站以及区域自动站定时气压进行试验,试验效果良好。此方法可以用于气象业务中实时和非实时气压质量控制流程中的台站气压极值检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Select
厦门空气污染指数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
郑美秀,周学鸣
2010 (
3
): 53-57.
摘要
(
1031
)
PDF
(556KB) (
1177
)
利用相关统计法分析2006—2008年厦门市地面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速、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对空气污染指数有显著负效应作用,气压起显著正效应作用;风向影响较为复杂, NNW-N-E-ESE风起正效应作用, SE-S-W风起负效应作用,厦门风向总体不利于空气质量提高,全年仅夏季盛行SE-S-W风。API指数与风向、气温、降水、气压、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的季节变化规律有高相关性。API指数与气象要素中的水汽压关系最相关,其次是气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地面自动站月报表预审初探
李宁,董国平,张冬菊,谢国欣
2010 (
3
): 58-62.
摘要
(
675
)
PDF
(405KB) (
657
)
地面自动气象站月报表的预审工作可以应用系统软件在进行设置之后实现自动审核,减少了常规预审的程序。但采用自动审核很难保证报表质量。同时由于数据量的扩大,尚有不能实现自动采集的人工观测数据。为使报表质量达到要求,需加强人工预审工作。提出采用自动审核与人工预审密切结合,层层细化的方法,对报表进行预审,可以提高预审水平,保证报表质量,此方法可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Select
利用静止卫星窗区红外亮温反演晴空区风场的初步研究
郭晓军,王振会,刘畅,李峰
2010 (
3
): 63-68.
摘要
(
650
)
PDF
(1484KB) (
655
)
云导风反演明显的局限是在晴空区无法获取风场。为克服这种局限,提出利用静止卫星红外图像资料反演晴空区风场的方法—时间序列差值法,利用LOWTRAN7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应用云导风实验系统CWIS进行晴空区导风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NCEP资料低空风场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在传统的“云导风”基础上,增加晴空区卫星导风,可为卫星遥感资料在台风、梅雨和强对流等天气系统分析预报中的定量应用提供更多的卫星风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水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设置的探讨
李友鹏,仝纪龙,潘峰,许生辉
2010 (
3
): 69-72.
摘要
(
752
)
PDF
(414KB) (
692
)
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提出了水泥行业防护距离设置方案。通过对某水泥厂案例研究,确定其卫生防护距离为面源外300 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距源中心250 m,建议取防护距离为面源边界以外300 m。通过实践,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今后确定水泥企业防护距离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