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6-01 上一期    下一期
    省市县气象台之间网络天气预报会商系统
    霍星远,谢华光
    2006 (3):  0-47. 
    摘要 ( 790 )   PDF(1775KB) ( 503 )  
    介绍了省、市、县三级气象台之间进行网络天气预报会商的基本规定、工作流程以及会商软件程序的基本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天气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王吉宏,韩江文,胡伟,盛永,杜见微
    2006 (3):  1-6. 
    摘要 ( 966 )   PDF(514KB) ( 613 )  
    应用2004~2005年沈阳辉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增雨作业云系及其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作业时机、作业区域等判别方法,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西地区区域性大雾气候统计特征及预报
    郭刚,罗春田,郭玲
    2006 (3):  7-10. 
    摘要 ( 863 )   PDF(420KB) ( 658 )  
    利用1995~2004年辽西地区4个代表站的大雾观测资料,分析了区域性大雾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统计出易产生大雾天气的地面和高空形势场及出现频率,并从大雾产生的条件和形成机制入手,提出判别大雾出现的预报指标,并结合近10 a的历史资料对预报指标进行了验证,平均历史概括率为81.0%。选取2004年7月1日—12月31日单站历史资料进行抽样预报效果检验,总空报率为22.2%,漏报率为5.1%,检验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吴春英,侯波,刘飞,肇振国,王阳
    2006 (3):  11-15. 
    摘要 ( 959 )   PDF(2741KB) ( 512 )  
    利用天气图等实况资料,针对2005年8月13日抚顺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特征、不稳定能量、水汽和动力条件等方面入手,寻找形成强降水的物理背景,并对云团演变过程、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和特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及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以提高对此类型暴雨天气的认识和预报能力。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热带风暴北移,促使副热带高压北上,建立了低空急流;低空急流为大暴雨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切变线东南移,携带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能量在抚顺交汇,对流云团得到强烈发展,触发了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因此形成了大暴雨天气;地形辐合抬升,对降水起到了增强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石油资源消耗变化及影响因子模拟分析
    吴亚男
    2006 (3):  16-19. 
    摘要 ( 825 )   PDF(365KB) ( 524 )  
    以辽宁原油消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EKC曲线模型和IPAT模型对辽宁石油资源消耗变化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处于石油资源消耗的高增长阶段,其极大程度是受经济发展所驱动的。科学技术进步对石油资源消耗有一定程度上的减缓作用,而人口的平稳增长对石油资源退化没有明显的影响;一段时期内,辽宁石油资源消耗还将呈现增长趋势。将2种模型模拟分析方法综合使用,可找出能源可持续性变化的科学依据,为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盘锦冬季城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模拟研究
    李冬梅,刘冲,李朝旭,车宏宇
    2006 (3):  20-23. 
    摘要 ( 823 )   PDF(331KB) ( 611 )  
    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开发的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Mobile5,计算了2005年盘锦冬季机动车单车排放因子在不同车型条件下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车型的机动车其单车排放因子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呈不同趋势的变化,HC和CO逐渐降低,而NOx随车型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20世纪60~90年代辽东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何平,贺明慧,韩颖,王阳,魏军,吉奇
    2006 (3):  24-26. 
    摘要 ( 994 )   PDF(286KB) ( 597 )  
    利用1961~2000年辽东地区13个观测台站的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辽东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并利用高桥公式计算出辽东地区的蒸发量,得出了该地区蒸发量和降水蒸发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干燥度指标研究了辽东地区气候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0 a来辽东地区气候变化呈暖干变化趋势,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变化最为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个世纪以来鞍山市春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
    韩艳凤,徐长哲
    2006 (3):  27-29. 
    摘要 ( 894 )   PDF(1729KB) ( 571 )  
    利用1951~2004年计54 a鞍山市逐年春夏季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小波分析方法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鞍山市半个世纪以来春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鞍山市春季降水线性变化趋势为增加趋势,其线性变率为2 mm/10 a,夏季降水线性变化趋势为减少趋势,其线性变率为5 mm/10 a,并且从80年代开始春夏季降水的不稳定性开始增强。春季降水存在着4~6 a和16~18 a的主要变化周期,夏季降水有18~20 a和6~8 a的主要变化周期,各周期变化在不同时期起着主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海峡客滚船海难事故与大风事件关系分析
    黄少军,薛龑波,石磊,王家芬
    2006 (3):  30-32. 
    摘要 ( 923 )   PDF(294KB) ( 776 )  
    针对1999~2005年渤海海峡发生的6起客滚船海难事故,利用长岛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得出了引发海难事故的3种风力条件。结果表明:海难事故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客滚船遇险后遇到最大风力7级、极大风力大于等于9级时海上救援很困难;10月—翌年5月为在渤海海峡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内有可能发生海难事故,10~11月为海难多发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票地区大气扩散参数实测计算
    赵蔚
    2006 (3):  33-36. 
    摘要 ( 905 )   PDF(332KB) ( 614 )  
    利用南票地区野外平衡球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不同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并将不同稳定度下的结果与其他扩散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由于南票地区地形相对复杂,该地区的σy和σz值均大于同级Briggs公式给出的结果;试验结果仅适用于远距离的高架源排烟扩散计算,而对于近距离(如2 km以内),则需采用其他试验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rcView的水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淑杰,冯锐,张玉书
    2006 (3):  37-40. 
    摘要 ( 925 )   PDF(348KB) ( 554 )  
    利用TM陆地卫星资料提取辽宁省水资源数据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建立了辽宁省水资源数据库系统。通过对地表水、水利工程数据库的建立与基础数据的管理,实现了水资源空间与属性数据的显示、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PC-Cluster系统实现精细数值模式业务运行
    杨森,陈力强,周晓珊
    2006 (3):  41-44. 
    摘要 ( 813 )   PDF(1978KB) ( 663 )  
    介绍了应用微机等设备构建PC-Cluster硬件系统以及完全应用免费开放软件配置PC-Cluster软件系统的方法,并以MM5并行模式为例,概述了并行模式在PC-Cluster系统的调试、运行技术。通过试验分析了PC-Cluster系统的性能后认为,PC-Cluster是一般用户高性能运算很好的解决方案,对提高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和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击种类及其综合防护技术浅析
    杨晓东
    2006 (3):  48-50. 
    摘要 ( 769 )   PDF(266KB) ( 689 )  
    介绍了按现代雷电理论划分的雷击种类和根据不同的雷击形式所应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IS组件技术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
    刘少军,张京红,李天富,陈汇林,田光辉,蔡大鑫
    2006 (3):  51-53. 
    摘要 ( 832 )   PDF(2160KB) ( 663 )  
    阐述了GIS组件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利用GIS组件技术研制实现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并将系统应用于海南岛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沈抚污灌区结冻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及石油烃优势降解菌的筛选
    杨姝倩,李素玉,李法云,谯兴国,罗岩,张志琼
    2006 (3):  54-56. 
    摘要 ( 867 )   PDF(297KB) ( 525 )  
    针对已有50余年污水灌溉历史的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结冻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及石油优势降解菌株进行了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细菌总数是未污染土壤的100倍左右,其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也明显超过未污染土壤。通过筛选,共得到17株石油烃优势降解细菌和11株真菌,其中,降解性能较强的细菌为12号,石油烃降解率为30.54%,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降解性能较强的真菌为22号真菌,石油烃降解率为34.21%,初步鉴定为常现青霉(Penicil-liam freguentans Westlin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PVC-U管材的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曾华
    2006 (3):  57-59. 
    摘要 ( 768 )   PDF(309KB) ( 575 )  
    通过将PVC-U管材与其他管材相比较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PVC-U管材的一些特性和优缺点,并对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结果表明:PVC-U管材完全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并可降低工程造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矸石的环境危害及综合利用研究
    刘迪
    2006 (3):  60-62. 
    摘要 ( 841 )   PDF(347KB) ( 588 )  
    针对我国矿区煤矸石大量排放的现状,介绍了煤矸石的形成以及煤矸石大量堆放对环境所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并概述了煤矸石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其综合利用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一种夏季强雷雨预报因子的选取方法
    胡迪
    2006 (3):  63-65. 
    摘要 ( 825 )   PDF(250KB) ( 540 )  
    为了提高对武汉天河机场夏季强雷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利用极值剔除法选取了5个预报因子;这些因子分别与中低层大气和地面的温度、湿度等要素有关。将预报结论与天气实况进行对比后发现:极值剔除法所得的预报因子可以有效地减少夏季强雷雨的漏报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探讨
    常越,许建明,何金海
    2006 (3):  66-69. 
    摘要 ( 744 )   PDF(439KB) ( 595 )  
    根据WMO城市气象观测指南,在充分考虑广州城市结构和局地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广州高温高湿的天气特征,利用现有大气探测体系,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和气象部门特点,提出建立一套布局合理、密度适宜、技术先进的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试图实现城市大气环境的预报预警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政策与机制的探讨
    柴宁
    2006 (3):  70-72. 
    摘要 ( 802 )   PDF(288KB) ( 577 )  
    基于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的严峻形势,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布局、环境资源价值、环保投入机制3个方面对造成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与合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寻,试图为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